学术部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你做对了吗?
在医疗实践中,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无处不在,它们可能涉及需要专科治疗的颅内感染、肿瘤合并感染,也可能涉及需要手术干预的骨关节感染、烧伤后感染,以及住院患者可能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或手术部位感染。因此,对于所有临床医生而言,掌握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一项基本技能。然而,现实情况是,除了感染病领域的专家,许多临床医生可能鲜有机会深入培养他们的抗感染能力,这导致他们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可能不够审慎,因此常常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研究发现,抗菌药物的滥用是引发细菌耐药性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多重耐药的“超级细菌”的出现,不仅对患者的健康构成威胁,也给医疗机构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从国家到医疗机构层面,已经采取了包括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医师处方权的分级考核、规范性预防用药、特殊级别抗菌药物管理,以及提高病原学送检率等措施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因此,规范和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是每一位临床医生的基本职责。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指的是在医疗实践中未能遵循治疗原则和指南来使用这些药物。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不仅仅是关于药物的疗效,而是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不必要地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时,应首先考虑窄谱抗菌药物,因为它们专一性强,较少干扰正常菌群,降低二重感染风险。广谱抗菌药物可能会破坏微生物平衡,增加耐药性。例如,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使用一代或二代头孢菌素通常比三代头孢菌素更合适;
2.不必要地联合用药:在单一药物足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应避免联合使用多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多,也会增加耐药性的风险。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等情况下,才有指征联合用药;
3.未及时进行病原学送检:在临床实践中,忽视病原学检测的情况较为普遍,这可能是由于对经验性用药的依赖、急于救治患者或试图减轻患者检查负担。然而,随着耐药性的增加,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特别是在需要精确诊断的严重感染,如骨髓炎或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缺乏病原学证据可能会增加治疗失败的风险。幸运的是,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病原体,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快更精准的依据。因此,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对于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治疗效果和遏制耐药具有重要意义;
4.特殊级别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在我国,抗菌药物采用分级管理,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及特殊级使用级,对于特殊级别抗菌药物,如碳青霉烯类和替加环素等,有更严格的使用规定和权限要求,需要有相关权限和经过特定的流程才能使用;
5.不合理的预防用药:没有明确感染风险的情况下,不应随意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中的明确规范;
6.给药方式不合理:抗菌药物的给药方式、剂量和频次应与说明书或用药指南保持一致,还可以使用血药浓度监测协助选择合适剂量、频次;
7.疗程过短或过长:疗程过短可能导致细菌未被完全清除
从而增加残留细菌发展出耐药性的风险。相反,疗程过长则可能无谓地增加细菌对药物的暴露,同样促进耐药性的发展。
为什么要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至关重要,原因多样且相互关联。首先,不合理使用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额外威胁。其次,这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为不必要的药物使用会导致医疗成本上升。更重要的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加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细菌通过基因变异来适应环境,但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加速了这一过程。耐药基因可以通过垂直传播(传给子代)和水平传播(传给其他细菌)在细菌间传播,导致群体耐药性的增加,有时甚至出现多重耐药菌和全耐药菌的流行。这些耐药菌对原本有效的抗菌药物产生抵抗,而新药的开发需要时间,有时甚至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因此我们要“保护”好原有的抗菌药物,做到“该用时用,不该用时不用”,还要有意合理轮换使用不同结构和作用机制的药物,以分担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保护现有的抗菌药物资源,确保它们在未来依然有效。
成为一名合格的抗感染专家需要临床医生不断学习和实践,不仅要掌握本科室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诊治,还要深入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特性、抗菌药物的特点以及病原学监测手段的最新进展;关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发布的细菌真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对于指导临床用药也至关重要。临床医生可以通过行业指南、专家共识和专业数据库,如《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和《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等专业书籍,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学习感染性病例集、感染诊断相关的影像学知识,关注最新的病例报道和参加学术会议,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抗感染领域的专业能力。
总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医疗实践中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每位临床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意识,通过这样的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确保医疗质量的同时,也有效遏制细菌耐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updates list of drug-resistant bacteria most threatening to human health. [Internet]. 2024 May 17. Available from: https://www.who.int/news/item/17-05-2024-who-updates-list-of-drug-resistant-bacteria-most-threatening-to-human-health
2.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 (201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https://www.nhc.gov.cn/yzygj.shtml
3.桑福德抗感染治疗指南编委会. (2024). 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
4.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2017). 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王诗韵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管理科
孙树梅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管理科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感染与抗菌药物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